当前位置: 主页 > 科研教学 > 医学继续教育 >
  • 科研教学
《中医的“气”的概念》
  • 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与古代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可能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古人通过对人体自身某些显而易见且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时气的出入、活动时随汗而出的蒸蒸热气等的观察,产生了对气朴素而直观的认识,加之在气功锻炼中体悟到的气在体内的流动,于是在朴素认识逐渐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推测、联想、抽象和纯化,逐渐形成了人体之气是人体中的能流动的细微物质的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对人体之气的来源、功能、运动规律和形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建立了中医学的气学理论。

    中医学气概念的形成,自然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影响。古代哲学思想认为,气是充斥在宇宙中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气升降聚散运动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这对中医学气概念的形成,以及气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等理论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但中医学的气是客观存在于人体中的运动不息的细微物质,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对生命活动起着推动和调控作用。中医学的气理论有其固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而古代哲学的气学说是一种古代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因此中医学的气概念与古代哲学的气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

    精与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是有严格区别的。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气是由精化生的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精为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动力。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

    人体之精化为人体之气,人体之气含有阴气、阳气两部分:阴气是气中具有寒凉、抑制等特性的部分,阳气是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等特性的部分。气中的阴阳两部分对立互根,协调共济,共同推动和调控机体的生命进程。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对于新生命个体而言,来源于父母结合形成胚胎的生殖之精就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化生先天之气,成为人体之气的根本和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灵枢·刺节真邪》称之为“真气”,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难经》称之为“原气”或“元气”。

    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后化生水谷之气,简称为“谷气”,布散全身后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部分。《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另外,水谷精微化生的血和津液,也可作为化气之源。

    来源于自然界的清气需要依靠肺的呼吸机能和肾的纳气机能才能吸入体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清气是生成一身之气的重要来源,随呼吸运动源源进入体内,不可间断。

    (二)相关脏腑功能

    从气的来源而言,人体之气的充足与否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机能尤为密切。

    1.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肾气封藏肾精,不使其无故流失,而肾精保存体内,则可化为肾气,精充则气足。若肾失封藏,精耗则气衰。

    2.脾胃为生气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精微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气,统称为水谷之气,布散全身脏腑经脉,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所以称脾胃为生气之源。若脾胃的受纳腐熟及运化转输的机能失常,则不能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之精微,水谷之气的来源匮乏,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故《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3.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气,主司宗气的生成,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吸清呼浊的呼吸机能,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人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及代谢。另一方面,肺将吸入的清气与脾气上输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水谷之气结合起来,生成宗气。宗气积于胸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血气,下蓄丹田以资元气。若肺主气的机能失常,则清气吸入减少,宗气生成不足,导致一身之气衰少。

    总之,肾的生理机能与先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脾胃和肺的生理机能与后天之气的生成关系密切,诸多脏腑的机能协调,密切配合,则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不断,人体之气得以充足旺盛。若肾、脾胃和肺等脏腑生理机能的任何环节异常或失去协调配合,都会影响气的生成及其功能的发挥。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以其运行不息而激发和调控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止息,机体新陈代谢的气化过程因而停止,则标志着生命过程的终止。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着的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物质,它流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筋骨皮毛,发挥其生理功能,推动和调控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与意义

    人体之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所谓升,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指气自上而下的运行;出,指气由内向外的运行;入,指气自外向内的运行。例如元气自脐下(下气海)向上运行,宗气自胸中(上气海)向下运行,属气的升降运动;白天营气随卫气由体内运行于体表,夜间卫气随营气由体表运行于内脏,称营卫出入运动。人体的浊气自下而升至肺并呼出自然界,体现肺气的宣发运动;自然界的清气由肺吸入并下纳于肾,体现肺气的肃降运动。

    人体之气的升与降、出与入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虽然从某个脏腑的局部生理特点来看,有所侧重,如肝气、脾气主升,肺气、胃气主降等等。但是从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升与降,出与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

    一方面,气的运动必须畅通无阻;另一方面,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必须平衡协调。具备这两点,气的运动才是正常的,这种正常状态称之为“气机调畅”。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一旦停息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3.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也只有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体现。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体现了脏腑生理活动的特性,也表现了脏腑之气运动的不同趋势。脏腑之气的升降运动规律的归纳,源于对中土五行模式和太少阴阳理论的认识和运用。心肺位置在上,其气宜降:心属火,位南方,应夏季,属阳中之阳的太阳,其气升已而降;肺属金,位西方,应秋季,属阳中之阴的少阴,体阳而用阴,其气当右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肾属水,位北方,应冬季,属阴中之阴的太阴,其气降已而升;肝属木,位东方,应春季,属阴中之阳的少阳,体阴而用阳,其气当左升。脾胃属土,居中央,主四时,养四脏,脾气升而胃气降,斡旋四脏之气的升降运动,所谓脾气升则肾肝之气升,胃气降则心肺之气降,故称之为脏气升降之枢纽。脾胃之气的升降失调,不仅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导致气血化生无源,而且可阻滞中焦,导致其他四脏之气的升降运动失常而出现心肾水火不济、肝肺左升右降不和等病理状态。

    4.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失调”。由于气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气机失调也有多种表现。例如: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称作“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称作“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掌握气运动失常的状态和机理,将有利于确立多种“气机失调”病变的治疗法则。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与古代哲学中气化是指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概念有别。

    气化与气机密切相关。气化过程由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所产生和维持。若气的运动停止,气化过程也就止息,人的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因此气的运动是气化过程产生的前提和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又在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若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是有序进行的,那么元气与宗气的升降运动、营气与卫气的出入运动以及脏腑之气的升降运动是正常有序的。

    2.气化的形式

    气化的形式多种多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就是对气化过程的简要概括。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气化的基本形式。如精的生成,包括先天之精的充盛和后天水谷之精的化生;精化为气,包括先天之精化生元气和后天之精化生谷气,以及谷气分化为营卫二气;精化为髓,髓充骨而造血或汇脑而化神;精与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养神;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气的生成与代谢,包括化为能量、热量以及生血、化精、化神,并分化为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如此等等,皆属气化的具体体现。气化过程的有序进行,是脏腑生理活动相互协调的结果。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气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推动和调控脏腑机能活动的动力,从而起到维系生命进程的作用。因此,《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类经·摄生类》又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气的推动作用,指气中属阳部分(阳气)的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主要体现于:①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②激发和促进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③激发和促进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④激发和兴奋精神活动。

    气的调控作用,指气中属阴部分(阴气)的减缓、抑制、宁静等作用。主要体现于:①抑制和减缓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②抑制和宁静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③抑制和减缓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④抑制和宁静精神活动。

    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的协调平衡和稳定有序,是一身之气中阳气部分的推动作用与阴气部分的调控作用相反相成的结果。若阴气不足,宁静、抑制等作用减弱,阴不制阳,阳气相对亢盛,激发、兴奋作用过亢,则脏腑机能虚性亢奋,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运行、代谢加快,消耗过多,精神亢奋,可见遗精、多汗、出血、烦躁、失眠等症。反之,若阳气不足,激发、兴奋等作用减退,阳不制阴,阴气相对过盛,宁静、抑制等作用过亢,则脏腑机能减弱,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代谢减缓,运行不畅,精神抑制,可见精瘀、血瘀、痰饮、精神委顿等病症。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指气中属阳部分(阳气)的促进产热,消除寒冷,使人体温暖的作用。气的温煦作用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①温煦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②温煦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助其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③温煦精血津液,助其正常施泄、循行、输布,即所谓“得温而行,得寒而凝”。

    气的凉润作用,指气中属阴部分(阴气)的抑制产热,消除热量,使人体寒凉的作用。气的凉润作用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意义:①凉润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②凉润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防其生理机能过亢;③凉润精血津液,防其过度代谢和运行失常。

    人体体温的恒定、脏腑机能的稳定发挥及精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输布,是一身之气中阳气部分的温煦作用和阴气部分的凉润作用对立统一的结果。清·何梦瑶《医碥·杂症·气》说:“阳气者,温暖之气也。”若阳气不足,温煦作用减退,产热过少,可见虚寒性病变,表现为畏寒肢冷,脏腑生理活动减弱,精血津液代谢减弱、运行迟缓等。若阴气不足,凉润作用减退,产热相对增多,可出现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脉细数等脏腑机能虚性亢奋、精血津液代谢加快的虚热性病变。

    (三)防御作用

    气既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同时也可以祛除侵入人体内的病邪。因此,气的防御作用十分重要。

    《素问·刺法论(遗篇)》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气的防御功能正常,则邪气不易入侵。《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若气的防御作用低下,邪气易于入侵而发生疾病,故《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气的防御功能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邪气有阴邪、阳邪之分,人体正气含有阴气、阳气两部分。正气中的阳气部分能抵抗寒冷等阴邪的入侵并能祛除已侵入的阴邪,正气中的阴气部分能抵抗火热等阳邪的入侵并能祛除已侵入的阳邪。

    (四)固摄作用

    固摄作用,指气对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为:①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②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使之有度而规律地排泄,防止其过多排出及无故流失;③固摄精液,防止其妄泄。

    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则有可能导致体内液态物质的大量丢失。例如,气不摄血引起各种出血症;气不摄津引起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流涎、呕吐清水、泄泻滑脱等症;气不固精可以引起遗精、滑精、早泄等病症。

    (五)中介作用

    气的中介作用,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充斥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是感应传递信息之载体,彼此相互联系的中介。外在信息感应并传递于内脏,内脏的各种信息反映于体表,以及内脏之间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都以人体之气作为信息的载体来感应和传导。例如,针灸、按摩或其他外治方法产生的刺激和信息,是通过气的感应运载而传导于内脏,达到调节机体生理活动协调的目的。因此,气是生命信息的载体,是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人体之气,因其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功能特点的不同而有着各自不同的名称,一般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分类:第一层次是人身之气,亦即一身之气;第二层次是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都属一身之气的组成部分;第三层次是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它们都由先天元气和后天宗气来构成。

    (一)人身之气

    人身之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于全身的极细微物质,简称“人气”或“气”。它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之气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三者相融合而生成。人身之气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推动和调控着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人身之气由于在人体内分布的部位不同,则有着各自的运动形式和功能特点,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称。

    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人身之气从生成来源而言,先天之精化生为元气,水谷之精化生为谷气人身之气从分布部位而言,其行于脉中为营气,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在《难经》中又称“原气”,《内经》中无“元气”或“原气”之称,但有 “真气”之说。“元”、“真”、“原”本分为儒家或道家术语,中医学用之表述先天禀赋。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由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

    (1)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元气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根于命门。《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生充足的元气。因此,元气充盛与否,不仅与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有关,而且与脾胃运化功能、饮食营养及化生的后天之精是否充盛有关。若因先天之精不足而导致元气虚弱者,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育补充而使元气充实。如《景岳全书·论脾胃》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

    元气通过三焦流行于全身。《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元气化于肾精,根于命门,以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发挥其生理功能,成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2)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元气的盛衰变化体现于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人从幼年开始,肾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而渐渐充盛,化生元气,促进生长发育。经过一段时期,从婴幼儿成长到青壮年,此时由于肾精充盛到一定程度,化生充足的元气,使机体发育,形体壮实,筋骨强健,同时具备了生殖能力。待到老年,由于生理和病理性消耗,肾精渐衰,化生元气渐渐减少,形体出现衰老之象,生殖机能也随之衰退,直至元气衰亡,生命终止。因此,元气不足则易于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及未老先衰的病理改变。

    元气含有元阴、元阳,为一身阴阳之根,脏腑阴阳之本。元气既能发挥推动、兴奋、温煦等属于元阳的功能,又能发挥宁静、抑制、凉润等属于元阴的功能。元阴与元阳协调平衡,元气则能发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机能、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元气根于命门,故《景岳全书·传忠录下》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2.宗气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宗气的生成直接关系到一身之气的盛衰。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灵枢·五味》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1)生成与分布: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因此,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和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是否正常,对宗气的生成和盛衰有着直接的影响。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一方面贯注心脉,推动血行。三焦为诸气运行的通道,宗气还可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此外,《灵枢·刺节真邪》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足阳明经脉的腹股沟部位),再下行于足。

    (2)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宗气上走息道,推动肺的呼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低微。

    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凡血液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宗气充盛则脉搏徐缓,节律一致而有力。反之,则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或微弱无力。

    虚里之脉可候宗气盛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虚里穴发于左乳下,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可以依据此处的搏动来测知宗气的盛衰:若其搏动正常,是宗气充盛之象;若其搏动躁急,引衣而动,是宗气大虚;若其搏动消失,是宗气亡绝。目前,临床上更多的是从脉象来测知宗气的盛衰。由于宗气助心脉之血气的运行,所以宗气不足则往往导致血行瘀滞,凝而留止的病理变化。

    另外,宗气作为后天生成之气,对先天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借三焦为通道,元气自下而上运行,散布于胸中,以助后天之宗气;宗气自上而下分布,蓄积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先天与后天之气相合,则成一身之气。由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的量是有限的,其化生的元气也是一定的,因而一身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而宗气的生成,又取决于脾、肺两脏的机能是否正常及饮食营养是否充足。因此,一身之气的不足,即所谓气虚,在先天主要责之肾,在后天主要责之脾肺。

    3.营气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有营养,在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由于营气在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从性质、功能和分布进行比较,则营属阴,卫属阳。有些医籍将营气称为“营阴”,将卫气称为“卫阳”。

    (1)生成与分布: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精华部分化生营气,并进入脉中运行全身。《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可见营气由水谷之精所化生,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2)生理功能: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营气注于脉中,化为血液。《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气与津液调和,共注脉中,化成血液,并维持血量充盈。

    营气循血脉流注于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营气的滋养。由于营气为全身脏腑组织提供了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营气的营养作用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如《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营气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生理作用是互相关联的。若营气亏少,则会引起血液亏虚以及全身脏腑组织因得不到足够营养而造成生理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4.卫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因其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之为卫气。

    (1)生成与分布: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之精化为水谷之气,其中慓悍滑利部分化生为卫气。《素问·痹论》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因此,卫气由水谷之精化生,运行于脉外,不受脉道的约束,外而皮肤肌腠,内而胸腹脏腑,布散全身。

    (2)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卫气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卫气布达于肌表,起着保卫作用,抵抗外来的邪气,使之不能入侵人体。《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因此,卫气充盛则护卫肌表,不易招致外邪侵袭,卫气虚弱则常常易于感受外邪而发病。

    卫气具有温养全身的作用。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都得到卫气的温养,从而保证了脏腑肌表的生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卫气充足,温养机体,则可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卫气虚亏则温养之力减弱,易致风寒湿等病邪乘虚侵袭肌表而出现寒性病变。但若卫气在局部运动受阻,郁积化热可出现热性病变。故《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卫气者,热气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温,水谷之所以能化者,卫气之功用也。虚则病寒,实则病热。”

    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阖,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这是卫气的固摄作用与激发作用的协调平衡的结果。通过汗液的正常排泄,使机体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说:“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因此,当卫气虚弱时,则调控腠理开阖失职,可见无汗、多汗或自汗等病理现象。

    营气与卫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营气与卫气都来源于水谷之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但是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卫相偕而行:白天以卫气为主导,营气随卫气由体内行于体表;夜间以营气为主导,卫气随营气由体表行于内脏。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的功能。概而言之,即营属阴,卫属阳。由于机体内部的阴阳双方必须相互协调,故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全身之气的一个部分。一身之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

    脏腑之气由脏腑之精化生,也可以说是一身之气分布到各脏腑的部分。一身之气含有阴气与阳气两个部分,因而各脏腑之气也含有阴气与阳气两个部分:脏腑之阴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脏腑之阳气,是脏腑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在正常情况下,脏腑之阴气与脏腑之阳气维持着协调平衡关系,因而脏腑之气冲和畅达,运行有序,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心气含有心阴与心阳两个部分:心阳具有温煦心脉、推动和加速心脏的搏动和血脉的舒缩的作用,促进血液的运行;心阴具有凉润心脉、宁静和减缓心脏的搏动和血脉的舒缩的作用,抑制血液的运行。心阳与心阴协调,则心脏搏动稳定有序,血脉舒缓有度,血液运行通畅。肺气含有肺阴与肺阳两个部分:肺阳主温煦、宣发;肺阴主凉润、肃降。肺阴与肺阳协调,则宣发与肃降相反而相成,呼吸均匀,水精四布。肝气含有肝阴与肝阳两个部分:肝阳主温煦、升发;肝阴主凉润、柔和。肝阴与肝阳对立互根,协调共济,则肝气冲和条达。脾气含有脾阴与脾阳两个部分:脾阳能温煦、推动水谷的运化;脾阴能凉润、抑制水谷的运化。脾阴与脾阳协调,则水谷化为精微,输布全身。肾气含有肾阴与肾阳两个部分:肾阳主温煦,能促进和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阴主凉润,能宁静和抑制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阴与肾阳协调共济,则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使水液代谢稳定有度。

    由于肾气由肾精所化,而肾精的主体是先天之精,故肾气也主要属于先天之气,其所含有的肾阴、肾阳分别是各脏腑阴气与脏腑阳气的根本,所谓“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各脏腑阴气和脏腑阳气亏损日久,必累及肾阴和肾阳,故有“久病及肾”之说。

    脏腑之气不足,如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肝气虚、肾气虚等,一般出现推动、调控、固摄、防御等作用减退的虚弱无力的病证。脏腑之阴气不足,如心阴虚、肺阴虚、脾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一般出现因凉润、宁静等作用减退而产生的虚热性病证和虚性亢奋的病证;脏腑之阳气不足,如心阳虚、肺阳虚、脾阳虚、胃阳虚、肝阳虚、肾阳虚等,一般出现因温煦、推动等作用减退而产生的虚寒性病证和抑制太过的病证。

    经络之气,是一身之气运行于经络系统的极细微物质,是各种刺激、信息的感应、负载和传导者。经络之气在经络系统中运行,感应、负载和传导各种刺激、信息(如针灸、推拿、拔罐等)到达病所,因而起到治疗作用。